312心理学综合,考察考生是否对心理学导论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、实验心理学、心理统计与测量,这4部分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合格了。因此,备考者们,一定要在基础阶段,牢固重难点知识。接下来,小编就考研312心理学知识点给出了-短时记忆,希望对于考生有所帮助!
2023考研312心理学知识点:短时记忆
1.短时记忆
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,感觉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叫短时记忆。
2.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
①编码形式:
A.听觉编码康拉德通过研究语音 相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,发现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,而形状相似的则很少混淆,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。
B.视觉编码:波斯纳发现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是视觉形式的编码,之后会逐渐向听觉编码过渡。
② 编码的影响因素:个体的觉醒状态,组块水平和加工深度。
③信息容量:米勒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±2个组块;默多克证明组块可以提高记忆容量和效率。
3.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
①加工储存方式:复述可有效存储短时记忆信息,分为两种:
a.机械复述,即不断地简单重复,又叫保持性复述;
B.精细复述,即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,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。
②遗忘进程和原因:
A.遗忘的进程: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,可以保持15-30秒。被试回忆的正确率是递减函数;因此阻止复述,短时记忆信息将会迅速遗忘。
B.沃和诺尔曼证明,短时记忆信息的遗忘 主要是由干扰信息引起的,而不是自然消退。
③提取:
斯滕伯格(S. Sternberg)的实验证明,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(平行扫描和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是假设,没有得到验证)。
综上是“2023考研312心理学知识点:短时记忆”,希望心理学考研考生,在理解的基础上,来记忆这些内容。预祝2023考研顺利!
推荐阅读:
2023考研312心理学知识点汇总